一、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学院对学生文化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语文科目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进入高职学校继续学习所必须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了解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与职业教育的对接。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科目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以及职业适应性能力。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题型与分值比例:
序号 |
题型 |
分值 |
1 |
客观题 |
约70分 |
2 |
主观题 |
约30分 |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文考试内容与普通高考考试范围相同,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语文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D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文选考内容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文学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1 |
语言文字运用 |
约40% |
2 |
现代文阅读 |
约30% |
3 |
古代诗文阅读 |
约30% |
五、样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中国古代笑话于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就是早期的笑话雏形,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幽默、讽刺方面是一致的,魏晋时期笑话确立并不断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笑林》作为第一部笑话专集出现,增强了笑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独立性。笑话在明清时期空前繁荣,专辑不断涌现,代表作有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和清代的《笑林广记》。在《笑林》出现之前,中国先秦时期的幽默文学作品,其创作意图大抵是为了达到说理辩难的目的,并非单纯为引人发笑的纯幽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笑林》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在笑话的表现手法上,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幽默而幽默”的观念。
笑话中的幽默,就是用简单的情节,巧妙引出出人意料的结果。《笑林》以搞笑故事为主,往往在简单的篇幅中不忘情节的巧妙设计和形象的精心雕琢,表现出高超的引人发笑的叙事技艺。不少故事在铺垫中巧打埋伏,让人进入一个典型的环境中,之后突然揭开一个人们所难以预料到的结果,使读者或者听众经历由最初的期待紧张到结尾的醒悟释然这样一个快速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引爆笑声,而这个转折就是传统笑话中的“笑点”。笑话能够达到“欢声满座”“揭瓦哄堂”的艺术效果,其奥妙之一就在于精妙的修辞。从语言语境的角度来研究笑话中的幽默语言,能够帮助理解古代笑话的幽默,而艺术夸张是古代笑话中比较重要的修辞,在幽默理论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从美学观念看,笑话是属于喜剧的范畴,幽默讽刺是其瞩目的美学特征,因而其中的夸张手法必定与幽默结为一体。笑话就常常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矛盾,不仅把隐晦的东西显现出来,而且像放大镜一样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开来。在描写人或事物的时候也有利用非合情合理的极度夸张,违反生活逻辑,违背生活真实来达到“可笑”的目的,例如建议鲁人截竿入城的老父、一叶障目取物的楚人,等等。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张修辞使言语更具幽默性,也给人深刻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宋扬《论魏晋笑话的文体成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既是寓言故事也是笑话,两者在幽默、讽刺方面一致。
B.中国古代笑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确立并发展于魏晋时期,明清时期空前繁荣。
C.中国古代笑话代表作有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和清代的《笑林广记》。
D.中国先秦时期的各种文学作品,其创作意图大抵是为了达到描写说明的目的。
......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 选择
B.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路
C.作《师说》以贻之 : 赠送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
(二)名篇名句选择题
选择下列古诗词下一句的正确答案,将答案序号写在横线上。
1.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A.千古风流人物 B.三国周郎赤壁
C.樯橹灰飞烟灭 D.一尊还酹江月
......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崎岖 颀长 畸形 出奇制胜
B.讥诮 俊俏 地壳 悬崖峭壁
C.贻误 怡然 遗失 百战不殆
D.隐讳 教诲 污秽 运筹帷幄
.......
(二)写作
以“理想”为话题,写一段话。
要求:(1)语意连贯;(2)结合实际;(3)字数在300左右字。